党团专栏
山西晋建集团有限公司
0354-2035808
电话(传真):
在线咨询
党团专栏
光辉的历程:晋建集团50年发展史(4)
来源:集团公司《晋中建设》报编辑部 | 作者:闫婷 冯晓艳 | 发布时间: 2139天前 | 183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公司经理李志亮讲述一公司发展史
  晋中建设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于1963年,是与晋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起步、共发展的下属公司,也是晋中建设集团的骨干施工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攻克技术难关,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赢得了晋中人民的高度赞誉,也在晋中建筑领域筑起了一座座巍峨的丰碑。
  如今,当我们行走在晋中市,就会看到:晋中电业局运行楼、晋中质监局办公楼、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住宅楼,还有晋中中医院门诊楼、晋中公路局住宅楼等晋中市各行各业的建筑物,它们都浸透着晋中建设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亮和一公司所有职工的辛勤汗水。
  6月27日上午,一公司经理办公室里,李志亮经理为我们讲述了一公司的发展过程和自己在一公司的成长历程。

     

       一公司经理李志亮讲述一公司发展史
  1969年,年仅17岁的李志亮正值高小毕业的年龄,他深知,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他必须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庭负担,听说晋中建筑工程队在招学徒工,而且学徒工每月还可以拿到十几块钱工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年12月,他就到晋中建筑工程队正式当起了学徒工。回忆起刚来工程队的情景,李经理说,当时刚从混乱无序的社会中进入一种有规范的状态中,他感觉一切都很新鲜,也比较正规。因为是学徒工,他总想着别人都是自己的师傅,所以凡是能看到的事,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参加。当时正赶上工程队在挖一个防空洞,他就每天跟着大家挖防空洞。3个月后,工程队把他分到了钢筋组,这才正式开始了学徒工的生涯。1970年初,第一工程队负责杨梁村棉麻库工程,库房是由五六十间窑洞组成,作为备战之用,属于国防工程,工程开工后他就一直跟着师傅们。由于刚刚接触建筑行业,虽然很用心,但还是感觉掌握不了技术要领,李经理说,他当时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干不了钢筋工这份工作。但是为了帮父母多分担点家庭负担,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棉麻库工程进行了不到一半的时候,由于临县发电厂工程急需工人,工程队把棉麻库工程上的十几个工人调到临县发电厂工程,调过去的大部分是当时一队的技术人员。当时临县发电厂有一百多名当地的农民工,他们能吃苦、做事也比较利落,经过一年的施工,临县电机厂工程顺利竣工。李经理说,他记得很清楚,工程竣工时晋中晋剧团正好在临县演出,剧团还专门邀请一队的工人去看演出,而且把大家的座位都安排在前三排。就是那一次,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做一名建筑工人的自豪,也从心里坚定了“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的信念。从此,他就更认真地学起了技术,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总是三番五次向老师傅们请教,大家看着他这么爱学,也就多交给他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事情,操作几次过后,他就渐渐摸索出了钢筋切割、焊接过程中的一些窍门。在随后的荣军疗养院棉织厂工程中,他总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一天没有休息的时间。他的这种爱学习的精神,工地的老师傅和工友们都看在眼里。1972年底,经过将近4年的学徒生涯,年仅20岁的李志亮正式成为第一工程队的一级钢筋工,每个月领33.5元的工资。谈起当时领到第一个月正式工工资的时候,李经理说,当时感觉非常自豪,因为他一个月的工资够家里好几个月的开销。想起母亲每次做好白面馒头自己舍不得吃让家里人吃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终于可以为父母分忧了,终于可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了。
  但是,要做一名优秀的钢筋工,他的所学还远远不够。1975年平遥电机厂工程中,一队的工长田智英师傅运用自己学来的新技术把24m后张预应力屋架成功支起,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已属创新。整个工程队的人都为这一新手法激动兴奋。可是在接下来的工程中他们又遇到了难题,因为当时整个工地用的都是32mm的日本进口钢筋,这种钢筋和国产钢筋所含成分不同,每次焊好后一试拉就断裂了,钢筋组的师傅们一直掌握不了焊接技巧。李经理说他当时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越是难度大的工作,他就越想试试,所以每天晚上工地收工后,他总是一个人捡来工地上的废钢筋练习焊接,可最终还是没有掌握了对焊的技巧。最后实在没办法,工程队从省建三公司专门请来张连贵师傅带一队的人学习对焊钢筋,其中李志亮就是张连贵师傅专门教的一名技术人员。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总算掌握了对焊钢筋这项技术。就这样,李志亮从一个感觉一切都很新鲜的学徒工逐渐成长为一名掌握了一定技术的专业人员。他先后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为榆次化肥厂工程、祁县色织厂工程等处理钢筋对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保证了这些工程的顺利进行。
  凭着踏实肯干和爱钻研,李志亮在第一工程队成长的很快。1980年,他就成为了第一工程队的一名组长,二十几岁的年龄就当了组长,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了,也就更加用功学习各项技能了。
  1985年初,第一工程队承接了位于祁县的山西建材机械厂氧化车间工程,而此时,李志亮也被总公司任命为第一工程队的工长。面对工作中的又一个新台阶,李志亮坚定地跨了上去。作为此项工程的总负责人,他每天吃住都在工地,全面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十几年建筑工地的实战经验让他感觉一切工作都得心应手,但是天空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当整个工程进行到快要结束时,由于建材机械厂车间里用的是日本的氧化槽,我们的施工队从来没有安装过这种设备,这给工程的进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最后只能请教日本专家,据李经理回忆,当时厂长带着几名技术人员去日本考察学习这种设备的安装方法时,特意带了几张工地现场的照片,本来日本专家说好8月15日来工地亲自指导安装的,但是当他们看到工地现场的照片时,一种掩饰不住的笑仿佛告诉大家:你们8月15日根本做不到那个进度,我们去了也没用。李经理说,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厂长立刻打国际长途要求工地加快施工进度,一定要赶在日本专家到来时按施工进度做完。作为这个工地的负责人,李志亮给了厂长肯定的答复之后,立即组织工程队的技术人员仔细研究施工方案并合理调配了工地的施工人员。接下来的一个月中,他亲自带领施工队每天加班加点赶进度。8月15日 早晨,当日本专家走进建材机械厂的施工现场,在场的3名专家都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不由自主地赞叹这支施工队的神速。这项工程在1986年交工时被晋中市质监站评为优良工程,这也是晋中市质监站评优良中的第一个工程。
  1989年,李志亮带领的第一施工队又承接了工商银行太钢营业楼工程,由于工程是在太原,只能一星期回家一次。记得有一次回来,他的爱人高烧40度,但是想着工地上还有许多事要处理,他又急匆匆地坐着车去了太原。说到这里,李经理说,我能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人支持我的工作,尤其是我的爱人,她也有自己的工作,还要带孩子,家里的事情我基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她从来没有埋怨过我,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我们的家庭付出。

       

     获得部优工程的中国工商银行太钢营业楼
  1992年,正值建筑市场不太景气的时候,李志亮被总公司任命为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面对这样的环境,李经理没有退缩,他相信长期施工一线的锻炼和多项工程的锤炼,再加上他强烈的责任心,一定能够让一公司平稳持续地发展下去。稳健经营是李志亮担任一公司经理后为公司定的总目标,总目标之下的第一要义就是重安全,为此,一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处罚,对严格按照要求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以此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正是因为他们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义,一公司多年来的施工中真正践行了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承诺。同时,一公司还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多年来,一公司就擅长建筑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的预应力钢筋砼、钢结构工程。近年来,一公司继续发挥自己的特色,在一公司承揽的所有工程中,李经理总是把资源配置、队伍组建、人员分工、工期安排等和工程有关的事项逐一细化,以保证工程的进展顺利。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方法对企业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如今,一公司已形成了集民用建筑、装潢、装修、配套安装等综合施工能力和资质的公司,也成为晋中建设集团首屈一指的标杆队伍。
  谈起公司的业绩,李经理笑着说,我在一公司的四十多年,最值的自豪的业绩就是一公司创造的八个“第一”:第一个获得了国家级优质工程奖;第一个获得了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省优奖;第一个完成了跨度最大的30m钢屋架施工;第一个成功运用电张预应力钢筋砼施工;第一个使用滑模技术施工砼筒仓;第一个使用聚氨脂保温材料施工大型冷库;第一个使用沉井技术施工水池;第一个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

  采访结束,我们在一公司的办公楼前和几位职工聊了几句,大家说,现在的社会形势,建筑企业竞争太激烈,我们一百多人的小公司能够这么平稳的发展下来,关键在于李经理能跟上形势,而且比较有魄力。其实李经理已经六十多岁,好几年前就患上了糖尿病和冠心病,一日三餐还得打胰岛素,但是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把个人的身体、家庭置之度外,有时候甚至还得在办公室打吊瓶,这些情况公司的人都知道。听到这里,我有一种感觉,从小处说,李经理为了自己的人生在奋斗,从大处说,他的奋斗过程也就是一公司的发展历程。